讨论 工作手记 体制内,当领导心情不好时,最好别去汇报工作。

体制内,当领导心情不好时,最好别去汇报工作。

打铁人 发表于    阅读:201    回复:0


我听体制内一朋友发牢骚,他在城区一个比较偏门的部门任局长,一年到头都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工作跟城区的主要领导汇报。有一次,因为一个工作,主要领导在会上提了一下,但在会上领导说的比较片面,对他所负责的部门以及行业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在会上,他不好当面跟领导解释和说明。于是,他通过跟党办秘书,帮约了一下主要领导,想好好汇报一下,把一些工作的现状、法规要求、绩效考评目标、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对策措施系统地给领导汇报一下,预计时间在十分钟左右。为此,他对自己部门职责以及城区的特点进行了思考梳理,列了大概提纲,同时站在城区领导的角度,把思维逻辑和层次理得更加清楚一点。他信心满满地,希望通过这次汇报,打消领导对他们部门的误解,最好还能同时获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到了约定时间,他跟主要领导面对面,单独汇报。因为他知道领导忙时间不多,所以制定的思路是通过三个代表性、同时又是领导关注的具体工作来说,在说的同时融入现状分析和工作措施。但他一进门,就发现领导看他的眼神是不太想理他的,同时也没任何笑脸,心里不由的打了个盹。果然,汇报第一个工作,刚讲两句,说到他所在的部门一年接到的群众投诉量为两千多条时,这名主要领导忽然就开口,我们城区一年有这么多投诉量?你们是怎么统计数据的,你们一天有十几条投诉?上次上报给巡视组的数据也是这么多,哪来的这么多的量,量大是光荣的事吗,你以为是给城区出亮点啊,这是出丑啊。他很无语,而后,做了解释,说这个数据量是政府热线平台提供的,也是有据可查的。主要领导一听又很上火的批评他,你们怎么能要平台的数据,可以自己统计啊,一些重复投诉可以算一件的,一个地方的投诉也算一件。他稍稍解释一下说,他们部门的投诉是有即时性的,可能是一个地方,但今天投诉和明天投诉都算,所以是2条,而不是处1条,一个地方不同的人投诉,也算2条,这是热线平台反馈过来的,一条一条都列在上面,是需要去处理和答复的。但领导依旧不理他的解释,反而更加生气,那也不是这算的,一个地方不管谁投诉,不管今天还是明天投诉,都算1条。


他看着领导不耐烦的脸色和一脸嫌弃的样子,他所有汇报激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为了避免吵起来,他选择了妥协,跟领导说,好的,按领导的指示,回去把相关数据再整理一下。后面,他觉得如果再汇报什么也没什么意义了,领导的脸色代表了他压根就不想听,所以他简单汇报几句,两三分钟结束了这次汇报工作。


事后,我朋友感慨,为什么很多体制内的人要躺平,不是不想干工作,而是在有激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干的,领导并不在意,出问题就是批评,而不是静下心来听听部门的真实情况。甚至他还跟我开了句玩笑,领导参加应酬,可能跟他的朋友吃饭喝酒,一扯就是扯三四个小时,而他仅仅只是想要十分钟,领导都没这个耐心。


我的看法也是如此,很多的躺平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另外,我们一些职场或体制内,经常教大家如何去汇报,比如要抓住时机、做好汇报提纲,学习汇报技巧,要善于抓住人心,懂得领会领导意图,或者等领导心情好的时候再去汇报,要不就是要平时跟领导搞好关系。我对这种非常反感,我一直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工作需要认真对待的态度,工作中肯定有问题有难题,都是正常,下属希望认真如实地跟领导汇报,无论他汇报的语言技巧如何,但只要他讲的是真实的,有道理,作为领导都应该抱着宽容和大格局之心,静心耐心听听下属说了些什么,而不是随着自己的个性和脾气,随意地批评和否定。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