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元指出,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政绩观是否端正,不仅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
吕元元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三个问题,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进行了生动具体地阐述。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刻刻都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凡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扎实推进,认真去做。为民造福,不是一定要办大事,只要是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的实事,无论大小,都是为民造福。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能创造政绩。不是只有在市委、市政府核心部门、关键岗位才能创造政绩,在基层一线、在后方岗位一样可以做出政绩。
准确领悟中央、省委、市委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特别是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千万人口共生共荣上担当作为、逆向有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投资年”行动中担当作为、积极有为。要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工作,带头认捐认种认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绿化带来的生态利好。
要创造政绩,就要担当作为,遇事就躲,见活就推,是不可能有政绩的。面对当前东莞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对东莞、对东莞市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迎难而上、逆向有为,认真探索解决之策。年轻干部要敢打敢冲敢干,以奋斗为荣、以躺平为耻,以担当为荣、以推诿为耻,以建功立业新时代为荣、以碌碌无为混日子为耻,努力争当新时代好干部。
在工作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境界,防止和纠正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对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绝不能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要学习身边典型,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特别是做好援派帮扶等工作。要消除本位思想,破除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树立“新官要理旧账”“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要积极做好债务、矛盾化解工作,争取让问题在任期内得到圆满解决。
要辩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在工作中,既要实打实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的“显绩”,又要算好全局账、长远账,多创造一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潜绩”。要着力抓好党建工作、干部培养等“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的工作。
要加强政治历练,提高理论素养,服从组织安排。
要学新经验,更新思维,创新工作。
要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在交流中学。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事求是之风,弘扬狠抓落实之风。
要守住内心,守住原则,守住小节。
吕元元强调,市委党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基本培训。要结合东莞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培训,重点推动干部转变“四个思维”,增强能力本领。要坚持从严治校,敢抓敢管、严抓严管,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真正抓出好质量、好风气、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