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报告/总结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报告 调研 DOCX   6页   下载0   2023-05-06   浏览111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2019 12 0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
支持文化强县战略实施,近段时间以来本人结合县人大常
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情况
进行专题调查,并就如何加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
作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文化阵地
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
出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人的建设提供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主要特点:
(一)文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抢抓国家构建现代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宏观政策机遇,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
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大为完善先后完成文化馆、
博物馆、图书馆布展升级和对外开放;建成合格村级综合
270 80% 52
个, 70% 22 个。
评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标建设先进单位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
断完善,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热情
18 年举
办蒲公英少儿音乐舞蹈大赛、蒲公英美术书法作品展等大型
文化活动,2017 年举办“沅水欢歌”文化体育月活动,2018
2019
15 届,“紫
化艺术节”、泥窝潭镇“梦里田园艺术展演、杨溪桥镇“茶
办多年,吸引广大群众热情参与。
(三)文化服务保障均等覆盖。2018 年黄家岭无线数字电
视通过验收实现全县所有电视节目全覆盖;完成西安镇 11
个村和杨溪桥牯牛山村村村响尾欠工程实现全县通村全覆
盖。多年来,我县每年送戏下乡 130 余场送电影下乡 5000
余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100 余场次、服务群众上万人次。
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全面配
套,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基本达标。
(四)文化惠民成效不断显现通过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使
延伸到千家万户,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公共
好转,打牌赌博的少了,民间纠纷减少了,农村环境卫生变
好了,农民精神面貌改观了。2019 4 月,全省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测评中,我县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二。
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其一,文化体制改革未实质突
破。我县文旅广体局虽已挂牌,但职能还未整合到位。特别
是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面临问题较多,如桃源剧院、电
影公司转企因经费问题已搁置多年,维稳压力相当大。其二
部分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人员不专职、阵地未坚守、活动
无场地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因为待遇不落实,致使多数
文化专干身兼数职,有的甚至外出打工以求生存。
(二)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一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
平参差不齐,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乡镇、村居还
没有建成合格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
文化活动。二是县、乡、村三级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还欠
发展维护资金,部乡镇占用文化站场所、挪用设施设备,有
的乡镇文化站仅剩一间办公室。三是政府在购买公共文化服
务项目上投入不多,特别是县图书馆目前没有六大服务设施,
藏书量不达标。
(三)文化队伍结构不优一方面文化系统人才断层
作人才、管理人才、演艺人才等极度缺乏。县汉剧团曾 2003
年培养一批小演员,因待遇低而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乡镇文
化队伍老化全县乡镇文化站在七、八十年代聘用的文化骨
干,有的已改行从政,有的接近退休,有的弃文从商,在岗
的已所剩无已。再一方面文化产品日益下滑。由于专业人才
匮乏,很难创作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很难培育
出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文化产业。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