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报告/总结

扶贫调研纪事(四则)

调研报告 DOC   6页   下载0   2023-08-27   浏览158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扶贫调研纪事(四则
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彭清华
(2016年)
桥马村的脱贫之道
(2016年7月5日,百色市田阳县五村镇桥马村)
7月5日下午我第来到田阳村镇村。桥马我到广西工作
第二个扶联系第一联系点是那满镇露村。年,各方
的大力支下,当地部群众的力,包括美村边新村、
敢村、宝村、村在的露美片了很大变,人收入2012
年的3877元增加到2015年的6496元,群众基脱贫。考到露片区
经上了轨,2015年9月据自治区委的安排“十五”扶贫
调整到临近露美但自然条件更差的桥村,主要是便于两边兼顾、促进
区协调发展。
桥马地处田阳县南大石山区,平均海拔约500米,耕地少而散,大部分属
326户1211人,有贫困103户人口388人,
困发生率达32.03%,村屯道路、人畜饮水、住房条件等都比较差,是自
贫困村和滇桂黔石漠化治理重点村。
9月28日,主
底数。第二次是今年春节前夕,是与镇干部和扶贫工作队梳理脱
帮扶施。相隔年时间,看到村里经开
的水泥路宽敞平整,道路两旁都种上了树木,村里村外干干净净,村容
了很大改观。更可喜的是,村里找到了发展产业的新路子
像桥马这样的山村,山地面积大,但比较贫瘠,以往村民种点玉米,养几
,一两头猪,主要给自己吃,形不成商品。年初,村里利用国家扶贫资
资助,盖了几鸡棚,引公司服务承包贫困户去养,
增加走访了贫福棉,他责1鸡棚的养殖管理,在公司确
的一个培训周期(18个月)内,可以饲养4300羽蛋鸡,每羽蛋鸡纯利 约18
,按成活率、商品率96%计算,总利润达74304元,一家3口人均月收1376
。这样算来,老赵家不只是脱贫,还能迅速致富
当然,不是每个贫困户都能管鸡棚,发展养殖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据
村干部介绍,村里的肉羊养殖也搞起来了,他们选定片区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作为田阳县大琅山牧业公司的帮扶对象,贫困户用申请到的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
贷款作为资本入股,每户每年可享受公司固定分红5000元。有条件的户,还可
以由公司提供猪崽羊羔牛犊自己饲养,公司统一提供饲料和技术服务,出栏时
由公司统一收购,收入也不菲。肉羊、肉牛养殖还催生了种植牧草产业,目前
群众种有近400亩牧草,按每亩年产12~15吨、每吨200元售价计算,每亩年收
入有2400~3000元,比起种玉米来,收益好多了。
其实,扶贫有如登山,不去付出,走投无路;路子通了,一通百通。桥马
片区扶贫工作队是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等单位派出的,有3名工作队员,都兼
贫困村第一书记。他们工作很努力,整天吃住在村里,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
到各企业单位“烧香拜佛”请求支持。他们引进广西经华能源公司帮助下巴屯19
户贫困户搞屋顶光伏发电,户均投入2.4万元。今年6月并网发电后,每户每月
发电量280度上下,每月收益可达250元,一年下来就是3000元。项目建成后统
一移交村委会管理运营,村里也有了一点集体收入。尝到甜头后,他们又在联
系企业资助,准备再给周边80多个贫困户也安上光伏发电。这样一来,就可以
解决100来个贫困户的稳定收入了
桥马还有一件新鲜事,就是发展农村电商,建起了“空中农贸市场”。自
商联帮助引进了一个农产品空店收购点,以高于市场批发价的价格收购
特产品,财政助运费,到南社区售。样做的好 一是
分散种养的家庭农产品,集中起入市,减少了中间环节,农 得实
城里足不乡下平时己吃绿 那感觉完
一样。村民们喜形于色,说这也种“供给侧改革”吧?
从桥马的情况看,脱贫之路千条万条,产业扶贫还是第一条。
“一户一册”回头看
(2016年9月27-28日,崇左市天等县
在全区贫困户推行“一户一册”已经两个多月了,工作进展如何、效果样
带着这个问题,我抽出两天时间,到位于大石山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天等县实地走访。
天等在壮语中是“石头矗立”的意思,全县山地面积占85.48%,贫困发生率
达21.31%,是全区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几个县之一。
我到的第一站是进结镇品力村巴力屯。这个屯地处天等县最北边的大山深
,贫困发生率达65.19%,看得出是一个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子。蹬上村里狭
阶,看到旁边有一栋四面透风的木瓦房,我问里面是否住着人?村干部
谭荣会家我径走了进去屋里乎的的木板下层养猪, 弥漫
股刺鼻的味道。正好老谭在家,坐下了起来。老谭说,家里 有6
,他和老伴都70多岁了,常年患病;大儿子、儿媳和小儿子外出务工 的是
力活,收入不多;孙子读大专,负担比较重。桌上摆着一本《精准帮 扶手
我拿了翻,各况记很清,“划”体。老谭说
大心愿是2018年能座新房子。我问他房子这么破旧了,为什么不 早点盖?他
,如果搬出去,国家扶贫移民搬迁政策补贴多,自己负担轻;就 危房改造,
府补贴较低,主要靠自己负担。但故土难离,留在村里,有一 亩几分地,种
食蔬菜,能省很多生活费用。因此,他还要再攒几年钱才 新房。谭说
实情,看来我们在政策上还要做些研究。
老谭屋后住的是老党员李廷壮家,他今年82岁,有50多年党龄,当过村支
书,按辈分应该称为李老了。李老与老伴同年出生,身子骨都很硬朗,5个女儿
都出嫁了,老两口主要靠村干退休金、养老金和低保金过日子。李老拿出他家
的《精准帮扶手册》给我看,一项项算下来,脱贫没有问题。刚好李老家的帮
扶联系人也在,是进结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对李老家的情况和收入来源如数家
珍,看得出下了不少功夫。他说,帮扶手册就好比是一份责任状,工作用心不
用心,一眼就看得出来,不敢有半点懈怠。
第二天,我去了条件相对好一些的驮堪乡南岭村丰屯,走访了马秀玲家。
马大姐今年66岁,早年丧偶,前几年女儿离婚后外出务工,外孙和外孙女跟着
马大姐生活。我跟马大姐拉起了家常,她讲到外孙女在县城读小学,一个学期
100015
教育,为什么还要交那么多钱?村干部一时答不上来。后来向学校了解,主要
是因为孩子异地就读,有一些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和自愿购买的保险等。我跟
当地的同志说,党的惠农政策很多,要查一查是不是都落实了?记得去年底我
60
按规定应该享受的养老金。后来让人社部门在全区开展普查,类似情况有3万
人,都给补发了养老金。现在帮扶手册专门摘录多项惠农政策,就是方便帮扶
干部和贫困群众随时对照检查,确保应享尽享。
从这几户情况看,帮扶手册的效果还真不错。
大家也提了一些改进意见,譬如尽量简明清晰,易懂易记等。也有的贫困
户希望达到脱贫标准后,再连续记上两三年,持续帮扶,以实现稳定脱贫。这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扶贫调研纪事(四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